黃尖菊花
黃尖菊花,江蘇省鹽城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黃尖菊花胎菊:花蕾抱合呈球狀,淡黃色,色澤均勻,百粒重約106g,氣味清香;朵花:花朵完整,朵大瓣寬,大小均勻,直徑約5cm,百枚重約230g;花瓣厚實,金蕊白瓣,香氣濃郁。干制品金黃色,沖泡后湯色淡黃清亮,醇和回甘。2021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準對“黃尖菊花”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產業布局
黃尖菊花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包括:鹽城亭湖區黃尖鎮所轄新同居委會、黃尖居委會、新街居委會、新洋港居委會、新閘村、涵洞村、花川村、指南村、洋尖村、興農村共計10個行政村(居)。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4′0″~120°38′19″,北緯33°25′58″~33°43′56″。種植面積2295公頃,年產量2.07萬噸。
歷史
黃尖菊花始于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黃尖鎮家家戶戶都有種植菊花的習慣,全鎮菊花種植面積近3萬多畝。近年來,亭湖區連續多年舉辦菊花主題節慶活動,進一步做大做強“黃尖菊花”區域公共品牌,把“菊花產業”培育成了農旅融合發展的特色主導產業。“黃尖菊花”在采收時節,香氣漫溢,令人神清氣爽。烘干后沖泡氣味清香,湯色淡黃清亮,醇和回甘,已然成為當地特色伴手禮。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黃尖鎮處于長江下游沖積平原,屬江淮沖積母質,地域廣闊,境內的海堤公路將其分為菊花栽培區和“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鹽城黃海濕地”兩大區域。位于公路西側的栽培區土層深厚,砂壤土,鉀含量高,pH值7.0~8.0,有機質含量高,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是菊花生長的自然優勢。 水文情況:黃尖鎮境內主要河流有新洋港、西潮河等。年降水量平均910mm~1060mm,骨干灌排體系完善,灌溉水源有保障,水質優良,屬國家三類地表水,富含多種礦物質。 氣候情況:黃尖鎮瀕臨黃海,位于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北緣,屬北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季風氣候??諝鉁嘏瘽駶?,雨水豐沛,太陽年輻射總量為116.2kcal/cm2~121.0kcal/cm2,年均光照2240小時~2390小時,無霜期209天~218天,日平均氣溫13.7℃~14.4℃。菊花生長發育關鍵時期,正是當地光合有效輻射量最大,氣溫最高,降水量最多的時期,非常有利于菊花光合產物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