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黑木耳,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黃金黑木耳產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暖夏涼,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6.8℃,年日照1596.8小時,年降雨量1213.5毫米,無霜期296—210天,適宜種植木耳。黃金黑木耳肉質細膩、脆嫩鮮美、營養豐富,含有硒、鐵、磷、鉀、鎂、鈣等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氨基酸。2011年12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黃金黑木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產業布局
黃金黑木耳的地理標志保護的區域范圍為宣漢縣境內老君鄉、黃金鎮、廠溪鎮、新華鎮、石鐵鄉、普光鎮、毛壩鎮、雙河鎮、胡家鎮、花池鄉、紅峰鄉、鳳鳴鄉、東鄉鎮、三河鄉、南壩鎮、塔河鄉、奉城鎮、南坪鄉、桃花鎮、芭蕉鎮、下八鄉、黃石鄉、華景鎮、天臺鄉、東林鄉、茶河鄉、柳池鄉、樊噲鎮、白馬鄉、慶云鄉、馬渡鄉、隘口鄉、大成鎮、天生鎮、七里鄉、柏樹鎮、三墩鄉、漆樹鄉、紅嶺鄉、明月鄉、君塘鄉、廟安鄉、天寶鄉、土主鄉、清溪鎮、風林鄉、觀山鄉、涼風鄉、上峽鄉、五寶鎮、土黃鎮、漆碑鄉、渡口鄉、龍泉鄉等54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7°22′30″—107°32′21″,北緯31°07′39″—31°49′03″。全縣黑木耳生產主要分布在黃金、廠溪、新華、石鐵、毛壩、土黃等6個鄉鎮,2008年,全縣種植在1萬棒以上的耳場數126個,從事木耳生產的農戶多達500余戶,其中數量在種植5萬棒以上的大戶達60余戶,總量達到640萬棒,干耳產量達55萬千克創產值6000萬余元。2011年,黃金黑木耳保護面積427100公頃,產量8600噸。
歷史
宣漢縣黑木耳生產始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主要在塔河毛壩等鄉鎮以被木方式零星載培,但多園技術掌握不到位,產量低經濟效益不高,沒能得以持續發展。2005年,湖北客商陳學剛在黃金鎮費口村帶領當地農戶羅飛黎曉等5戶以青杠搬木種植56萬棒。2006年,浙江木耳菌種生產、銷售客商項明偉在新華鎮華尖村宗家壩以青杠進行累木耳般木栽培3萬棒。2017年,四川省農業大學食用菌專家陳強教授在達州市人社局、宣漢縣人社局和宣漢縣農業局相關領導的陪同下,開展“省專家精準扶貧達州行”活動,深入宣漢縣調研食用菌產業精準扶貧情況。
產地環境
黃金黑木耳產于達州市宣漢縣,境內山嶺綿延,溝壑縱橫,地形復雜,層狀地貌明顯,東北高西南低,海拔277—2349米,總體地貌為“七山一水兩分田”。境內森林覆蓋率達55%,自然植被以青杠木和闊葉雜木為主,為黃金黑木耳的生產提供了原料保障。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是全國三大富硒帶之一,河流屬嘉陵江水系。黃金黑木耳產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暖夏涼,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6.8℃,年日照1596.8小時,年降雨量1213.5毫米,無霜期296—210天,適宜種植木耳。
黑木耳價格行情2022年12月05日
北京順鑫石門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8元/公斤
福建省福鼎市市場建設管理服務中心15.2元/公斤
北海果業碭山惠豐市場有限公司12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