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斜背茶
龍巖斜背茶,是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特產,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龍巖斜背茶為本地原生菜茶有性群體種,為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炒制工藝和技術獨特,雙鍋并用,低溫慢炒,三炒三晾。龍巖斜背茶外形條索緊實,色澤灰綠帶黃;湯色黃綠;滋味濃厚,猶如新鮮橄欖的回味;香氣高長稍帶艾香;葉底嫩綠黃亮。其獨一無二的品質特征為:三著黃綠,橄欖味,艾草香。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龍巖斜背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產業布局
龍巖斜背茶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所轄山塘村、銅砵村、村美村、科山村、前村村、新田村、林祠村、上挖村、下挖村、老寨村、新寨村、山頭村、??哟?/span>、雙車村、背洋村、梅溪村共計16個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4′1.86″-117°00′21.51″,北緯25°10′0.35″-25°19′20.31″。2017年,龍巖市新羅區斜背茶總保護面積248.5平方公里,年生產面積1000公頃,年產量1425噸。
歷史
龍巖斜背茶是漢族茶農創制的名茶。具有三百多年悠久歷史?!恫刹锜簟吩从趧趧尤嗣癫刹杌顒?,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描寫人們上山采茶的活動,反映人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據地方市志記載,龍巖種茶始于明清時期。龍巖斜背茶,是龍巖市新羅區唯一入選《中國茶經》“地產名茶名錄”的優質高山茶。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地處新羅區西北部,位于國家森林公園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內。南麓,東鄰鐵山、雁石鎮,南交西陂、龍門鎮,西鄰小池、上杭步云、古田,北與萬安接壤。距城區11公里,被定位為龍巖中心城市“后花園”。龍巖斜背茶產地所處的自然環境給予了龍巖斜背茶獨特的風味和品質。江山鎮數不清的山峰,宛若走動著的“泥丸”,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斜背小水坑為最高,高達1290米。孕於黃壤和灰棕壤,富含石英細礫和碎塊,土質粗松,土層深厚,適宜茶樹生長。這些氣候條件和土質條件,對于茶樹生長和鮮葉質量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春天,茶園里一片黃綠,茶樹的嫩梢和未成熟的葉片,普遍呈黃綠色,為其他茶區所少見,這對龍巖斜背茶“三著黃綠”當有一定影響。 水文情況: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山坑水圳遍布全鎮,溪流縱橫,大旱不涸。富溪流入鐵山而后匯入九龍江;麻林溪(即萬安溪)橫貫整個江山,源出???、雙車入渡萬安水庫;面前溪、后溪與芋荇溪匯合后經村美水庫流入龍津河。豐富的水資源是茶樹生長所需水源的保障。 氣候情況: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地處亞熱帶南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多雨,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5-18℃,絕對最高溫35.1℃,最熱的七月,最冷的一月,無霜期250-260天。山上常常云霧彌漫,濕度較大,日照較短,年平均1900小時,相對濕度80%,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